《父慈母悲 報恩孝親》 孝行落實篇 我的孝親體會

來源于:學佛網(wǎng) 作者:東海妙音

 

罪人先自我介紹一下,我今年28歲,是個極不孝敬父母的罪人。《弟子規(guī)》說“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”,這一點我很有體會,因為在學校時成績比較好,一直受到表揚,自認為能耐很大,給家人帶來的榮譽很多,所以為人特別驕傲自大,不可一世。特別是上了大學后,學了法律專業(yè),又在學生會中當了副主席,學了一些強勢、勢力的思想和行為,于是就以利害的觀點去看一切人事,用法律上權利與義務看一切人事,甚至去看自己的母親,認為母親養(yǎng)我不也就是為了個面子,“養(yǎng)兒防老”而已。認為孝敬父母真沒實際意義,父母養(yǎng)我是他們的義務,我有權利享受這些。學佛后才明白為什么從事法律職業(yè)的人不得善報,自殺、他殺、精神失常、兒女禍害的太多了。在這種自傲自大的“先進”思想指導下,我對家人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尊敬,覺得自己學習好就不得了了,母親又沒什么文化,沒見過世面。母親說話稍微不合我意,我便會與她爭吵,甚至會辱罵她。懺悔啊!我這是多大的不孝啊!其實現(xiàn)在才能感覺到,曾經(jīng)自己那種勢力小人、急功近利的生活真不是人過的生活,天天跟在老師領導后面拍馬,患得患失,醉生夢死,徹夜難眠,看一切人都是敵人,要爭個高下,太苦了。

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佛法,罪惡的心靈受到了洗滌。原先我一直按教科書上觀點思考事情,認為孝敬父母是“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維護其統(tǒng)治的思想枷鎖,三綱五常是罪惡的,沒有人性的,父為子綱是罪惡的根源”。當認知因果后,我最先還是從利害角度看,要孝敬父母,因為孝敬父母我可以種福田得利益。但是真正學著孝敬父母后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總是蜻蜓點水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面對父母的錯誤,特別是他們錯誤的思想行為給兒女帶來不幸。自己也看了幾遍蔡老師的《幸福人生講座——弟子規(guī)》,但是還是不能理解深入,蔡老師把自己母親說得很好,值得孝敬,可我感覺自己母親沒有蔡老師母親那么好。因為感覺自己聽母親的話后,受到一些損失,于是埋怨她。

今天回過頭來再看,對于這個問題,一定要先從因果角度看問題。我以前學過一段時間的周易,而且還能算卦,每件事情的發(fā)生都有定數(shù)。“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”,此生該有的福報沒有人能損害得了,會失掉的也是命里沒有的。比如有人聽父母話,沒找到好對象,痛苦了一生,于是埋怨父母、恨父母。其實要明白,夫妻是因緣果報,沒有前世的因,此生根本就遇不到,不會成為夫妻。比如卦中男女兩人相互沖克,到什么時候會沖開,那夫妻肯定是天天吵架打架,到了卦上應期的時候,就會分手。批八字也是一樣,什么時間會遇到什么樣的人,這人長什么樣,是對自己好還是傷害自己,都能算得出來。這是怨怨相報,是因果的自作自受,并不是父母造成的,即使父母說錯了話,也只是助緣而已。有人說如果我父母思想正確,不是可以斷了惡緣,不讓惡果起現(xiàn)行。我們投胎到某一家來,也是業(yè)力的牽引,我們投胎到這家來,受到這家的教育,形成了一個性格,這種穩(wěn)定的性格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,其實這些都是過去因果的自作自受,也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。不信把八字拿去批,連父母做什么工作、長什么樣子、什么性格、對自己好不好都能算出來。可見都是定好的,要埋怨也只能埋怨自己過去生沒修好,不能埋怨別人。如同自己干了壞事坐牢,天天埋怨獄友們沒有修養(yǎng),不怨自己犯錯。(注:學佛后知道算命也不究竟、不絕對、有弊端、會造業(yè),請大家勿迷,請參考《了凡四訓》就明白)當我認識到這點后,放下了很多埋怨。通過學習佛法,學習了怎樣處世待人接物,讓我明白要多看父母對自己的恩德,看到人性本善的一面。不好的只是習性,是可以改的。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。而且自己往往把聽父母話得到的利益忘記了,只盯著所受的一些小損失。試想我們可以輕易的原諒一個陌生人的錯誤,為什么卻如此苛刻的要求生我養(yǎng)我的父母呢?這說明自己內心還極不講道理,還要好好改正。

父母真是人生的福田。一個人能與父母和諧相處,便可以和諧地與其他一切人相處。聽了胡小林老師講座后,我才真正理解為什么父母是人生的福田,因為我們與父母相處所表現(xiàn)的是為人深處最根本的心行。與領導、朋友相處,會因為利害關系把內心深處邪惡掩蓋,形式上表現(xiàn)出得當?shù)难孕校粦偃讼嗵帲驗橛星橛麗塾冢矔研皭旱膬刃氖諗科饋恚憩F(xiàn)好的一面讓對方看。而與自己父母相處,因為沒了利益關系,沒有感情沖動,是最真實的內心寫照。與父母相處不好,必然是自己內心還有邪惡,這種邪惡不除,必然會影響與其他一切人相處。沒有了這種誠敬,學佛也只是形式而已,不會深入,不能真正得利。我們騙得了別人,也騙得了自己,可是騙不了因果。

與他人相處最終會回歸到與父母相處上,比如戀愛期間因為有愛欲情欲利害等等,為人表面上看起來較好,一旦結婚后,這種愛情便會淡薄,利益便會失去,因此會把自己最深處一面暴露出來,就和與父母相處一樣了,于是現(xiàn)在夫妻離婚得非常多。如果婚前看到這人不孝父母就急早剎車,肯定是正確的。可現(xiàn)在很多人都希望找個沒父母負擔的人,希望對方和自己結婚后就把父母拋棄了,其實最后往往是自己被拋棄了。我有個同事的婚姻特別美滿,他對妻子非常寬容。有天我見到他非常恭敬高興地打電話,他見我有事,便急忙向我擺手表示電話很重要。開始我以為他是與領導打電話,后來他告訴我,他是與他母親通電話,報告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。聽后我很慚愧,因為每次與母親電話時,別人有事我都會先掛了電話聽別人說什么。人家對于父母恭敬,我卻只對有利可圖的人恭敬,對自己恩德最大的母親卻沒有恭敬。

隨著學習的深入,我越來越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一直以來是個昧良心的人。別人給我們一頓飯,我們會感激不盡,而我們的父母不僅給我們是一頓飯,更給我們生命,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。我們今天卻只看他們的缺點,把所有的恩德全部都拋棄了,這是世上最大的忘恩負義。記得我很感激一位老師,因為上高中時自己不懂事,寫日記罵了這位老師,可這位老師得知后什么也沒說,當作什么沒發(fā)生。事后我一直很慚愧,覺得太對不起這位老師了,覺得這位老師的人品很高,不管別人說她如何,至少我看來她是個有道德的好人,我很想找機會去報答她。可是回過頭來,自己不懂事的時候,不知多少次惹父母生氣,不知多少次罵父母,這些父母全都寬容了,而我為什么不想著他們人品高,想著去報答他們呢?世間怎么會有這么不講道德的關系存在?佛說父母與子女之間有四種緣,報恩報怨討債還債,看看自己的德行就是個討債報怨的,這么大的恩德不知報,天天還計較以前的一點是非,還有何顏面天天披著人皮。

后來,我漸漸地發(fā)現(xiàn)了母親身上的優(yōu)點真是非常多,而自己內心的邪惡也非常多。這種邪惡讓我只見別人的缺點,不見優(yōu)點,看一切人都不是好人。母親樂善好施,寧愿自己吃苦也要把錢送給更需要的人,可學了法律后,我不止一次批評母親傻,自找苦吃。別人夸母親好,我就不以為然,心想你們不也就是占到點便宜說說好話而已。現(xiàn)在再看看自己,沒有人情、人性,真正的傻子是自己啊。要不是母親修的福報,我這種品德敗壞的人怎么可能過上今天的生活?

后來我也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高中以前還是有孝心的,我回憶到幼兒園畢業(yè)時,我知道母親在樓下等我,我會拿桃子送給母親;上小學時,我考不好試會痛苦,因為覺得對不起母親;大學填志愿時,我寧愿選擇次一等的高校,因為我怕畢業(yè)時把我分配到外地,不能和家人團聚。正是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原來我也有本善的一面。

今天當我讀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(jīng)》時,會慚愧地流淚,當我用更多的時間來回味小時候母親對我們的恩德,當我用更多時間來聽《媽媽的吻》回想小時候母親的恩德時,我才深深體會到母親的偉大,我才深深體會到能有這樣一個菩薩母親真的很幸福,我才深深體會到先前的自己是多么邪惡,才真正感覺到自己現(xiàn)在是過的人的生活。

現(xiàn)在的我每次休假回家,一定要對母親頂禮三拜,要和母親好好談心,我真的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母親很好。感恩佛菩薩的救拔,感恩凈空老法師把我從地獄中救出來,沒有師父上人,我現(xiàn)在還在地獄中受苦,師恩深如海,永生難報答。


母愛無所報,人生更何求!

——李商隱(唐)《送母回鄉(xiāng)》

溫馨提示:方向鍵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頁,上下(↑ ↓)上下滾動。
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