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廿三蛇傷虎咬
陳廿三是宋朝時代的人,住居在偏僻的山地。他生就一副兇暴刻薄的惡相,又濃又粗的眉毛,眉尾向上豎著,好似一把彎彎的刀;三角形的眼睛,一絲一絲的紅筋交織在眼白中,每當無明之火暴發時,眼眶中的紅筋更顯露得厲害。最可憐是陳廿三的父親,已是將近古稀的風燭殘年,平日營養不良,操勞過度,以致到了高年,百病叢生,咳嗽氣喘,連年不愈,一口一口的痰涎,終日吐個不停。照道理講,陳廿三應該耐心的侍候父親,不要說割肉療父,最少也應該為父親好好的延醫服藥。可是他對父親的疾病,完全不放在心上,反而說父親夜間的咳嗽聲,打擾了他的睡眠,又說父親的痰涎使他看了惡心,因此常對父親厲聲呵斥,“老不死”三個字,成了逆子陳廿三的口頭禪。俗語說:“強妻逆子,無法可治。”陳老頭子面對著這樣不可理喻的逆子,也只徒喚奈何,常常暗暗流淚。躺在病榻上,越想越傷心,自言自語的說:“兒子對我忤逆不孝,我總是活不長的了,可是我真為兒子擔憂,他這樣忤逆,將來恐怕要受到蛇傷虎咬的惡報。怎么辦呢?”陳老頭子在病魔及逆子的雙重夾攻之下,不久就永別了人間。有一年,陳廿三與同村青年數人,結伴到深山去采柴。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,忽然草地中游出來一條四腳蛇,對準他的腳部猛咬一口,一時鮮血淋漓,染紅了他的褲子,也染紅了地上的青草。他為了躲避毒蛇的纏身,忍著痛苦向前行走,哪知不到幾步,樹林中風聲起處,突然地又跳出來一只斑額吊睛的猛虎,同伴的人看到了老虎,都紛紛的拼命逃走,可是陳廿三因為給毒蛇咬傷了腳,沒法用力的逃,結果給老虎咬去吃掉。當他給毒蛇及猛虎包圍的一剎那,也已覺悟這是忤逆的惡報,哀哭呼天,可是當惡報臨頭的時候,呼天無效,懊悔也已來不及了。
倪九夫婦的下場
倪九是浙江省青田縣人,雖出身貧寒,但由于經商得法,薄有積蓄,漸漸成為當地的小財主了。他自幼喪父,早年母親為生活重擔的逼迫,曾在富戶人家充當奴仆,才茹苦含辛的把他養大成人。照道理講,倪九現在生活寬裕,應該知道如何孝養白發蒼蒼的老母,報答天高地厚的深恩。可是倪九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,對于老母很瞧不起,認為老太婆是奴仆出身,極為低賤。倪九聽了妻子的枕邊絮語,竟把老母深恩拋在九霄云外,視母親像眼中釘一樣。夫婦二人的想法,老母本來是做奴仆的材料,索性就把老太婆當作下女看待,一切家庭的打掃,廚房的烹飪,廁所的整潔等大大小小雜事,都要視茫茫而發蒼蒼的老太太獨負責任,倪九夫婦卻享受著安樂的生活。有一天倪九家中準備宴客,早晨天色剛亮,倪九夫婦醒在床上,還不起身。倪九卻在床上,高聲大叫,呼喚隔房的老母說:“快起身!快起身!今天要宴客,怎么還不起身!”從大叫的聲音中,可聽出倪九對老母頗有怒意。可憐的老太太正在好夢方酣的時候,給兒子大聲叫醒,只好揉著昏昏沉沉的睡眼,拖著疲乏的身子,起身到廚房去烹雞煮飯。忽然一霎那間,天空中狂風怒吼,接著疾雨傾盆,附近山上的大石,在狂風暴雨中裂開,飛落在倪九寢室的屋上,頓時屋梁倒塌,倪九夫婦都被巨石壓死。他母親因為在廚中燒飯,幸而安然無恙,鄰居的人,都認為這是倪九夫婦不孝的報應,證明因果的可畏。
羅鞏死于非命
羅鞏,是宋代大觀年間的太學生,他的父母親在兩年中先后因病去世,棺柩停在屋中,經過三年多的時間,還沒有入土安葬。他推諉這是哥哥的責任,可是他的哥哥呢?認為父母是兄弟二人共同的父母,關于父母遺體的安葬,羅鞏也應負有責任。
后來羅鞏赴京應考,當時京中有一關帝廟,傳說很有靈感,因此香火很盛。他在應考期中,憧憬著美麗光明的前程,也到關帝廟去焚香叩頭,誠心祈禱。這天夜間,夢見關帝指著他父母棺柩對他說:“孔夫子論孝道,曾說生事之以禮,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現在你的父母去世很久,還沒有安葬,這是你大大的不孝,冥司對你已記上了一件極大的重罪,惡報難逃,不必再問什么前程,還是早日回家去吧!”羅鞏聽了很不服的說:“我還有一位哥哥,父母遺體沒有安葬,我哥哥要負很大的責任。倘若有罪的話應歸罪于我哥哥,怎么冥司把罪惡記在我的賬上呢?”關帝怒叱道:“你是一位儒者,讀過孔子圣書的人,應當明禮知義,知而不行,罪加一等。你的哥哥是沒有讀過什么書的碌碌愚人,不足深責,怎么可把責任推在哥哥身上呢?”羅鞏一覺醒來,大為惶恐。急急忙忙雇舟返家,在返家途中,竟覆舟而溺斃水中。
侯二死后投豬
清代康熙年間,邯鄲有一位侯老太太,秉性仁慈,樂善好施,就現生而論,可說是令人欽敬的好人。但或許由于前生的惡業,她生著一個忤逆不孝的兒子,名叫侯二。侯二的性情,恰與母親相反,待人極為刻薄,吝嗇異常,對于任何公益慈善事業,都是一毛不拔,因此他對于侯老太太的樂善好施,非但不加贊助,并且十分反對,常常予以阻撓。雖然侯老太太苦口婆心的曉諭兒子說:“布施是六度萬行之首,能將財物布施給窮苦的人,一定能得好報。”可是慳吝成習的侯二,不聽老母的忠言,反而惡聲的責罵母親說:“混賬的老太婆,我們自己的錢也不夠用,哪有什么力量布施,像你這樣今天捐款救濟窮人,明天捐藥救助病人,浪費金錢,我是不能忍受的。”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責罵,欲哭無淚,只得暗自飲泣,從此以后,侯老太太捐款做功德,再也不敢給兒子知道,常常背著兒子,把省吃儉用節省而來的金錢,暗暗地做了很多濟世救人的好事,還叮囑受施的人,決不可把她布施的功德宣揚,也不許把捐款的收據或謝函寄到家中,深恐給兒子知道而受到責罵。
有一天,一個衣衫襤褸面黃饑瘦的乞丐,行乞到侯家,適值侯二不在家中,侯老太太因無人阻撓,才大膽的到米倉中拿了二升白米,布施給乞丐,正當乞丐接受白米說聲謝謝的時候,忽然侯二從外面回來,看到母親又在把白米送給乞丐,不禁怒火中燒,當場大發雷霆,立即把母親打了一拳,還毆逐母親出門,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毆辱,痛哭失聲,引起了鄰人的圍觀。侯二的妻子在房中聽到丈夫與母親爭吵,急急忙忙跑出門來,向侯二泣諫,苦勸丈夫不該毆辱母親,但侯二還是不聽妻子勸告,仍堅持著不許母親進門。鄰人都為侯老太太抱不平之鳴,然而侯二總是不改忤逆的惡行。
善惡到頭終有報,有的報得迅速,有的報得緩慢。侯二的忤逆不孝,很快就得到了報應。不久以后,他遍體生了很多一顆一顆的毒瘡,膿血淋漓,痛癢交加,痛的時候痛徹心肺,癢的時候癢入骨髓,終日呻吟呼號,有如置身活地獄一般。雖經名醫診治,投以清火解毒的藥劑,可是侯二吃了很多苦水,病勢不見減輕,日益加重,病了一個多月,竟全身潰爛而死。
侯二去世以后,不到一星期,他的兒子做了一個夢,夢見侯二對他說:“我生前因為對你祖母忤逆不孝,昨經閻羅王審判,說我罪大惡極,要罰我投豬。我犯了忤逆不孝的罪行,現已后悔莫及,希望你要好好的孝順母親,更應孝順你年老祖母,不要蹈我覆轍。明天早晨京師宣武門張姓屠夫家中,有一只大母豬,就要生產小豬。其中最瘦的一只,那就是我,你速到張家去贖回,救救你的父親。”說畢,痛哭流涕。侯二的兒子一覺醒來,想到父親對祖母的不孝,認為這夢絕非虛幻,一定是父親托夢求救,就決心要到張姓屠夫家去探問究竟。第二天,侯二的兒子趕到京師宣武門去找張姓屠夫,說明要買小豬,張屠夫告訴他,剛好今晨母豬生了六只小豬,領他到豬欄中去觀看,說也奇怪,其中最瘦的一只小豬,看到了侯二的兒子,昂首注目,好像是迎接的樣子。侯二的兒子對屠夫說:“那只小豬前生是我的父親!”,張屠夫聽了,起先以為他是神經病的囈語,但看到那一只小豬好像認識侯二兒子似的,也覺得奇怪起來,就問他說:“你怎么知道那只小豬前生是你的父親呢?”他就把父親生前忤逆不孝的情形死后托夢的經過,原原本本的說來,并愿以十元金幣的代價,把那只小豬贖回。
張繼寶不孝遭雷擊
張繼寶,是宋仁宗時的人。他本來姓薛,因為幼年時兵荒馬亂,在避難逃亡中,與他的親生父母離散了。幸而有一位張元秀,憐憫他的孤苦,收為養子,這個原為薛家的孩子,從此就改姓為張。張元秀夫婦因為沒有親生兒女,對待養子繼寶,極為疼愛,如同親生兒子一樣,辛辛苦苦的把他撫育成人,并且延師課讀,培養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。有一天,繼寶外出游玩,途中適逢自己的生母,他竟忘記養父母的養育之恩,不辭而別。張元秀夫婦失了兒子,悲痛萬分,終日在家盼望繼寶歸來,可是望穿秋水,不見愛兒的蹤影,失望之余,老夫婦哭泣不已。后來家道中落,老夫婦淪為饑民,因此更渴求繼寶的下落,四處探聽,逢人詢問。過了幾年,得悉繼寶赴京考中了狀元,并且做了大官,老夫婦聽到這消息,喜出望外,急忙借了路費,趕到京中去尋覓愛兒。好不容易見到闊別多年的兒子,哪知繼寶看到二位老人衣衫襤褸,好像失了他的顏面,竟完全忘了撫育之恩,非但不肯相認,還飭令屬下加以驅逐。老夫婦氣憤填膺,頭撞墻壁而死。一會兒,天空中陰霾四合,雷電交加,霹靂一聲巨響,張繼寶被雷擊中當下斃命。
溫五夫婦的慘死
溫五,是一個濃眉大眼,身軀高大的彪形大漢。性情橫暴,行為粗魯,鄉人都畏之如虎。在家庭中,他常常辱罵父親,毆打哥哥,他的哥哥是一無知鄉愚,懦弱無能,絕對不敢與他計較,只得攜著妻子,遷到遙遠的地方居住,避免與他沖突。可是溫五對哥哥還是不肯放松,常常尋到哥哥家中,坐索酒食,強借金錢,稍不如意,兄嫂都要受他的凌辱。這樣一個橫暴的惡漢,倘有賢良的妻子予以勸導,或許稍可改變他的惡性。但不幸得很,他妻子對丈夫的惡行,不僅不加規勸,反而助紂為虐,協同他忤逆父親。有一天下雨,他呼喚父親上街買菜,父親知道自己兒子脾氣很壞,不敢不從,但雨天道路泥濘,無法行走,然恐觸怒兒子,不得已宰烹自養母雞供養兒媳。溫五老實不客氣地帶著妻子圍坐而食,狼吞虎咽,吃個精光,并不留一些余食給父親。鍋中僅剩殘余的雞汁,父親私取殘汁嘗嘗,給溫五看到了,拍桌大罵父親口饞,盛怒之余,還連湯帶飯傾入廁中。他父親遭遇如此的羞辱,怨無可伸,只得跪在灶神前面泣訴,溫五認為父親是在灶神前咒他,更暴跳如雷的說:“你要咒死我嗎?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。”
有一天,父親抱著孫兒嬉戲,偶一失手,不慎把孫兒跌倒在石臺上,額部跌傷,溫五認為傷害了自己的兒子,拿起棒來要打父親,他父親急忙躲入床下,他一棒打在床上,把床打得傾斜破碎。他父親呼號求救,聲達四鄰,但鄰居們都畏懼溫五兇暴,閉戶不敢過問。初秋的八月,正是臺風的季節。黑夜中,狂風怒吼,暴雨如注,接著大地震動,房屋搖搖欲倒,溫五急忙攜妻抱子,出外避難。年老的父親,行動不便,拉著溫五的衣袖說:“兒子救我!兒子救我!”可是殘忍成性的溫五,不管老父的危險,反把父親推倒在地上,只顧自己帶著妻子逃命,剛逃到巷口的時候,大地震動更加厲害了,巷墻傾斜,巷口兩邊砌著的大石磨相對著倒下,將溫五夫婦攔腰夾住,墻上磚石倒如雨下,把這對忤逆不孝的夫婦打成齏粉。事情發生以后,很多人都看到石磨上斑斑的血跡,深信這是忤逆不孝的惡報。
逆媳地滅
清代嘉慶二十三年,江蘇省無錫縣北鄉曹溪里,有王姓的兒媳,是一個潑辣兇悍的逆婦,平日懶于操作家事,一切煮飯洗衣,乃至打掃等雜務、都要老態龍鐘的婆婆動手。可是婆婆年老力衰,對于家事的操作,當然不能做得理想,或是房屋打掃得不夠整潔,或是菜肴烹調得不夠味兒,因此時常遭受逆媳的惡言咒罵。
那逆媳的丈夫,亦即婆婆的兒子,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,坐視妻子忤逆自己的母親,不敢加以勸導,更談不上管教。鄰居的人,有時看不順眼,偶而從旁勸解,總無法遏制逆媳的惡性,至于婆婆本人,為了愛護孫兒,竟甘受逆媳的凌辱,逆來順受,日子一久,逆媳益發肆無忌憚。有一天,婆婆帶著孫兒玩,不知怎的,孫兒跌了一跤,跌破了頭。逆媳認為是婆婆太不小心,以致跌傷了自己的兒子,竟對婆婆破口大罵。正在咒罵得兇狠,使婆婆痛心萬分的時候,忽然烏云密布,大雨傾盆,不一會兒,房屋內外,都積滿了水,逆媳兩腳踏在泥地上,因泥地被洪水沖得很松,逆媳竟陷入泥土中,越陷越深,她不禁驚慌起來,急忙大呼:“婆婆救我!婆婆救我!”婆婆看到媳婦陷入危急狀態中,雖已忘了平日的怨恨,很想救她,但在狂風暴雨中,束手無策,逆媳身體的大部分,都已陷入地下深泥中了,放聲痛哭起來,可是哭也無用,不到一小時,全身埋入地中。
狂風暴雨過后,鄰居們把逆媳從泥地中挖掘起來,已經窒息斃命。這樣的慘死,好像是被活埋一樣,遠近的人,看到逆媳死得如此的奇,都說顯然是忤逆的現身惡報。當時有人作了一首詩說:“大地難容忤逆人,一朝地滅盡傳聞。婆婆叫盡終無用,何不平日讓幾分!”
不孝母親,被蛇咬死
廣西永福縣三黃鄉大新村的李某,24歲,性情暴烈兇悍,鄉里鄰居們都害怕他。1998年3月17日。季某賭錢回家后,他母親輕聲地埋怨他幾句,他竟然怒火萬丈,拿棍子毆打母親,把母親打得鼻青臉腫、污血滿臉,大聲哀哭。他母親說:“你這樣的不孝逆子,不是被汽車撞死,就是被蛇咬死。”鄰居趕來將老人家送醫院才幸免于難。
8月27日,季某到三黃鄉趕集,酒足飯飽之后,鬼使神差地走到蛇板攤上,看見鐵籠里有一條金環蛇,就伸手在籠的鐵絲窿口上拍打,沒想到那毒蛇對準他的右手“虎口”處狠叮了一下,當時只覺得口干舌燥、天旋地轉,急忙到三皇鄉醫院求治。醫院給他輸了一瓶藥,但效果不明顯,他認為沒效就拔針走了想另外找方法治。晚上7點多鐘,他覺得千刀刮心,眼冒金光,又跌跌撞撞地返回醫院,但為時已晚,9點30分時死亡。恰好應驗了她母親的話,鄉里村里人都很驚詫。
不孝得抑郁癲狂
我的近鄰,暫且叫她張姐吧。現已五十多歲,有抑郁癥。不過這個病癥在發生時總有一個誘因:即有時在自己兒子結婚的光盤中見到父親的影子就犯;有時在街上看到行走歪斜的如自己父親樣子的老人,病也犯;一個人在過年時在家中呆著,特別恐懼也犯病。
犯病最兇時,以致要尋死覓活,跳樓、喝藥,不一而足,其痛苦實在令人難以忍受,至今不得痊愈。
問一位高人,高人說這是她不孝敬父親所致。我說有什么辦法解脫嗎?高人說活著不盡孝,人沒了燒多少紙錢也沒用。我們一聽大驚失色。當她的弟媳在公公的墳前勸說別再折磨大姑姐,結果當時一個火團飛出,山草借風勢迅速著了起來。好在其弟與媳信佛,一邊高聲“阿彌陀佛”一邊拼命撲打火苗。幸好沒引發森林大火,不然后果不堪設想。可見不孝之惡果之大,諸人子應孝為先,為己積福德。
(此案例來源于:學佛網 作者:沐香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