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自:《大方便佛報恩經》
一天,佛陀為大眾開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緣。佛陀說:無量劫前,曾有毗婆尸如來住世,教化眾生。佛滅度后,波羅奈國中有一婆羅門女,父命終后,由母親扶養長大。婆羅門女家中有一座果園,母親每天留女兒在家看守園子,自己則外出求食,待吃飽后為女兒送食。一天,過了吃飯時間母親仍未送食來,婆羅門女因饑渴所逼而起嗔心地說:“母親今天怎么沒有送食物來給我、怎么沒有來看我?”憂惱再三,更生氣地說:“母親真是連畜獸都不如,畜獸、野鹿遇到孩子饑渴時,念念都不安心。”
過了不久,母親即送食物來給女兒。婆羅門女正要吃飯時,見到一位辟支佛沙門從南向北飛來,心生歡喜,即起身合掌頂禮,為其敷清凈座,并供養鮮花與飲食。辟支佛沙門應供后,為婆羅門女開示微妙之法,法喜充滿的婆羅門女隨即發愿:“愿我來世能遇賢圣,禮事供養,容貌端正,尊榮豪貴,行于路時亦有蓮花承足。”
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:婆羅門女即是摩耶夫人過去的某一世,因以飲食、凈花供養辟支佛,所以五百世中尊榮豪貴,衣食自然而得,亦有蓮花承足。她因過去愿力之故,今世得值五百辟支佛禮事供養,亦因過去惡言,不知母恩,毀罵其母,喻如畜生,所以五百世墮為鹿身。人在世間,禍從口出,應當勤護口業,甚于猛火。猛火熾然能燒一世,惡口熾然燒無數世;猛火熾然燒世間財,惡口熾然燒七圣財。所以,一切眾生禍從口出,口舌者,猶如鑿身之斧、滅身之禍。
若有男女背恩不順,令其父母生怨念心,母發惡言,子即隨墮,或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世間之疾莫過猛風,怨念之徵復速于彼,一切如來、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。
——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