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聽伯父講起村子里的一個故事。
有一戶人家,兄弟倆各自成家,還有一個老娘在世。老娘剛開始住在哥哥家中,哥哥兩口子將母親安排在一間又破又舊的偏房里面。因為嫌厭母親,吃飯時不讓母親上桌。一天三頓飯,每頓送一碗飯到偏房,就算是完成了差事。時間稍長,媳婦自然不干了,憑什么讓我們一家養老?于是兩口子將母親送到弟弟家去。
弟弟在媳婦的唆使下,說什么都不讓老娘進門。于是哥倆在大門口吵起來了,氣急之下,弟弟揀起一塊大石頭砸哥哥,結果混亂之中砸偏了,失手砸在他自家媳婦的胸口上。那個年代受醫藥條件及經濟條件所限,請來的鄉村醫生束手無策,弟媳婦痛得在床上翻來滾去兩三天,終于無救,撒手而去。
弟弟后來一直娶不到老婆,一個人受盡辛苦拉扯大了一雙兒女。女兒出嫁后,幾乎不回娘家,好像忘了自己還有一位老父親在世。兒子老大不小的人了,也沒娶上媳婦,至今還在外面打工,一年到頭也難得回一次家。將老得連生活都無法完全自理的父親,隨便扔在家里,恐怕也說不上有多少孝心。現在他有子如同無子,老而孤苦,受盡凄涼。村子的人,一直都是將他當孤老看待的。至于那位哥哥有什么果報,沒聽伯父說起,我離家太久,也不了解,想來不會好到哪里去。